估值千亿,上市“在即”的小红书还能走多远?

11月8日,小红书运营主体星银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披露,近期已完成新一轮融资。 本轮融资金额高达5亿美元。 淡马锡、腾讯领投,阿里巴巴、天图投资、元盛资本等老股东跟投。

这是小红书自2013年成立以来的第六轮融资,上一次融资发生在今年6月,融资金额为3美元。 当时资本对小红书的估值为100亿美元。

本轮融资后,小红书的估值突破了20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小红书的估值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翻了一番,甚至跨过了千亿市值的门槛。

市值千亿的小红书

根据11月11日收盘价,国内已上市的几家内容社区平台中,快手市值超530亿美元,哔哩哔哩市值326亿美元,微博市值105亿美元,知乎市值52.6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尚未上市的小红书市值已经超越微博和知乎。 本轮融资后,大家不禁关注小红书上市的可能性。

今年4月,小红书传出计划于年中左右赴美上市。 当时,小红书回应称,不会对传闻发表评论。

三个月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国内监管收紧,企业赴美IPO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不少计划赴美上市的企业选择观望,或者调整到香港上市。

直到今年10月,又有消息称小红书将进行香港IPO,规模至少为5亿美元,并正在考虑尽快在今年申请。

不过,小红书否认了这一消息,称“公司将分阶段与资本市场保持沟通,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IPO计划”。

市值已跨过千亿门槛。

小红书的“溢价”

没有人比小红书更懂得“种草”。

“如果你想创立一个新品牌,只需要在小红书里存5000条笔记就可以实现。” 这在业内是一个笑话,但也体现了新消费品牌对小红书种草力的高度认可。

小红书里的大部分笔记都不是广告,但有很好的广告效果。

简单来说,用户会在小红书浏览一些种草的内容,并对其中的一些产品产生品牌认知和购买意向。 虽然他们可能没有在小红书完成购买,但对于品牌来说,已经完成了对用户心智的初步占领。

估值千亿,上市“在即”的小红书还能走多远?

每年双11购物节之前,大部分品牌都会在9月份开始进入蓄水期。 蓄水期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小红书社区笔记和专业号内容检验内容质量,利用薯条工具将笔记推荐给感兴趣的群体,增加互动量和曝光量,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内容运营和品牌建设。

小红书筹码是小红书用户的笔记和直播推广工具。 用户可以选择推广目标,帮助增加直播中的阅读量、互动量、粉丝数或观看量。

值得注意的是,储水期间,品牌要在非广告的前提下培养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和心智。

通过用户对这些笔记的反馈,品牌不仅可以随时调整销售策略,还能无形中积累社区的口碑和知名度。

——这就是小红书希望看到的。

从2013年开始,以海购好物的分享为“长草”社区定下了基调。 从此,它从美容扩展到泛生活。 如今小红书发展历程,小红书上的“长草”内容涵盖美妆、美食、旅行、母婴、家居装饰等生活方式领域。

因此,小红书被很多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定义为“生活百科全书”和“消费决策入口”。 他们不仅是平台的普通用户,还参考这里专家分享的种草笔记,同时他们也是内容创造者,分享自己的经验来影响其他人的消费决策。

这种独特的社区生态不仅意味着内容永不枯竭,更意味着强大的生命力。

大量新消费品牌也涌入小红书,将其作为新的营销阵地。 起初只是一个美妆品牌,后来迅速蔓延到时尚、潮流玩具、家居、食品饮料等多个品类。

以餐饮领域为例,小仙炖、钟雪高、元气森林、田园牧歌、王宝宝、奥索卡、三顿半、菲诺等新消费品牌的成功,都在小红书的背后。

“冰淇淋行业的爱马仕”钟雪表示,由于其目标消费群体与小红书的用户比较契合,因此在品牌建设初期,公司直接将冷链车开到小红书总部,将产品分发给小红书的草农进行品尝和评价。

一位新消费品牌运营部负责人曾表示,为了推动产品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推广,他的公司成立了人才运营部,团队约有十人左右。

“前期效果确实很明显,产品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以相对较低的流量成本获得大量曝光。” 他们在小红书上的推广方式,也是很多网红品牌的基本做法。 他们寻找大量合适的人才,然后开始种草,形成网红效应,刺激主力消费群体购买。

小红书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渠道,有着自己的商业光环。 据此前媒体报道,2020年,小红书的广告业务收入约为600-8亿美元,约占总收入的80%。

长期以来,用“种草”的方法打造品牌确实有效。

乘着消费升级的浪潮,以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兴内容平台链接了消费者、内容创作者和企业,共同创造了许多备受瞩目的时刻。

回顾过去两年,新消费品牌忙着融资、IPO。 作为“推动者”,小红书也动作频频,通过开放平台资源、完善交易环节,不断完善自身的商业化模式。

“分裂”的小红书

不过,小红书将带入草丛业务后,各大互联网平台也想分一杯羹。 不用说,B站、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内容随处可见。

如今,电商平台也在努力种草。 淘宝去年推出“旺刚”后,京东也在今年双十一前夕将发现频道更名为“旺”,其内容全部与分享好东西有关。

小红树或许仍然是植草属性最强的,但可能不是唯一的。

另外,当广告的属性强于种草的属性时,势必会得到消费者对广告的天然厌恶。

“现在小红书上的博主太多了,套路也太多了,看到标题就以为他在分享真话,点进去才发现是个软的、面面俱到的产品,常常感觉自己被骗了。” 一位小红书重度用户表示,自从她发现自己关注的博主越来越套路后,她花在小红书上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事实上,用户早已对小红书上铺天盖地的种草营销感到“不满”。 今年发生的“炫富”、“佛源”、“病源”、“小红书滤镜”等事件,让小红书的“种草”负面。 很多用户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甚至有的称其为“欺诈”。

“客观真实是种草的前提,如果为了短期利益而消耗用户的信任,被忽悠一两次后,用户就会开始用脚投票。”

还有草博主表示,“让女孩变得更美、更白、更瘦很容易。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数据增长减弱了。以前推广笔记获得千赞很快,但现在越来越难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席文一个人的感受。 当种草内容高度同质化时,很多评价账号的流量增长势必会遇到瓶颈。

与很多其他平台不同的是,在小红书上,广告并不是大博主的专属,就连KOC(即Key、Key )发表的笔记也可能是广告。

有业内人士表示,为了节省成本,很多不知名品牌喜欢在腰尾寻找KOC,在底层进行宣传,这意味着消费者对广告难以防备。

对于品牌来说,这或许不是一件好事:当所有新品牌都这样运作,而真正能创造出好内容的KOC只有那么几个时,内卷化就会越来越严重。

KOC不够后,促销报价也相应上涨。 此外,KOC和品牌方均已被抽干。

而几十万头部博主的单次广告费绝对不是普通品牌能够承受的。

无独有偶,即使是营销成功的品牌也开始思考商业的重点。

今年夏天,瑞幸的生椰子拿铁凭借该公司的一款产品走红后,不少小红书用户利用该平台当自来水种植这款产品。

按理说品牌方应该趁着这股热度再做一波营销,但创始人思前想后却选择了放弃。

“在现在的社区生态下,我们没有好的创意,只能生产一些同质化的内容。投入再大小红书发展历程,也不如自来水那么有影响力,不如先专注于产品。”

事实上,过了“保鲜期”,新消费品牌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困境,流量红利逐渐退去,小红书等被各品牌占据的新兴内容平台也变得越来越拥挤。

对于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一位电商行业从业者不禁感叹品牌太多,渠道不够。

作为品牌重要的营销渠道,当下的小红书不得不面对商业化瓶颈来临的时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动力营销圈 » 估值千亿,上市“在即”的小红书还能走多远?

赞 (0)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